大牛程序員的職業生涯秘訣,尋找編程的第二曲線
據統計,就某一項技能的掌握水平而言,可以分為五個階段:
新手:<10%
高級新手:55-60%
勝任者:15%左右
精通者:10%左右
專家:2-5%
通過這個數據也能看出,專家和純新手一樣稀少,絕大多數人都處在高級新手和勝任者之間,不上不下的程度。
一方面可能是天資,天才是99%的努力加上1%的靈感,這1%的靈感決定了大多數人成為專家和天才的桎梏,
但另一方面是使用某項技術的大部分人,在水平達到高級新手(能夠在別人指導下完成工作,但缺乏全面理解)后就會停下來,也就是止步不前。
只一少部分人,會繼續前進,建立問題域的概念模型并有效使用,同時會有效利用專家意見,能夠獨立完成任務,并能指導新手,進階為勝任者。
圖片源自網絡,僅做配文展示
拿編程來說,對肯學肯干的人來講,
一般的專業技能,比如JavaScript、比如Flutter、比如Node.js,他經過3-5年,就能達到勝任者水平。
到勝任者水平后,就可以搞定和這項技術相關的大部分工作,成為一名合格的員工。
如果不是對技術有特別的追求或者不是有超強的外界壓力,大部分人就會停留在勝任者階段,2年、3年,5年、8年,一直原地踏步,這也是很多販賣程序員年齡焦慮的人所經歷的。
這個時候如果止步不前,
那么工作10年的你,和工作5年的年輕選手,就沒有什么優勢了,
老板就會認為,年輕選手性價比更高,你的危機就會來臨,寒冬的影響也會波及你自身。
于是重要的工作機會,迅速的被年輕選手搶走……
薪水增加的沒那么快了,甚至剔除通貨膨脹后,竟然不漲了,更可怕的是,還降了……
這里提供一種有效的思路來應對專業技能優勢喪失和薪水停滯,那就是開辟你技能的第二曲線。
假如你是一名成熟的程序員了,
你相比于實習生、小白程序員來說,
這幾年的編程經驗一定是有的,
積累的經驗多,對框架理解也透徹,
團隊的小伙伴來問問題也是常事,
如果你能抓住這種機會,
慢慢琢磨怎么把某些技術點給別人講清楚,
有意培養自己的講授能力,那么恭喜你,
已經開拓了你的能力第二曲線:講授能力。
如果你有心把自己講授的課程整理,
你就可以開始采用技術博客來教別人,
拿到現在來看,就成為了新媒體的一員,
你就開辟了第三曲線,運營能力。
這樣教著教著,對已有技術的理解加深了,
原來的自己搞定技術,變得又能搞技術又能講技術。
這樣就比其他同事多了一些給公司創造價值的機會,
比如通過內訓提升大家在某個技術方向上的理解和認知,
比如為客戶講解技術方案……
這樣你的綜合競爭力上了一個臺階,有了復合優勢。
這個過程中,講授能力的培養和發展,就走出了第二條曲線,也就是程序員的能力第二曲線。
圖片源自網絡,僅做配文展示
每個人都可以走出自己的能力第二曲線,
這里的能力,不僅是講授,像輔導、計劃管理、開會、溝通、演講、寫作,都是很棒的第二能力。
能力第二曲線可以提升競爭力,
幫助我們建立復合優勢,讓我們在職場上走得更好、更遠。
用“實例”說話
蘋果:
蘋果公司的喬布斯據說是一個很難共事的人,但他極其精通第二曲線。
在蘋果公司推出的Mac電腦大獲成功之后,喬布斯和他的創業團隊就已經著手推出ipod并進軍商業音樂界了,而當ipod占領市場的時候,喬布斯又開始設計完全不同的新產品iphone,同樣獲得成功之后,又開發了ipad。
每一條新曲線都是在上一條曲線達到巔峰之前就已經構想完畢;每一條新曲線源自上一條曲線,但又指向完全不同的市場——乍一看似乎非常冒險,但對于喬布斯而言卻是合乎邏輯的第二曲線。
摩托羅拉:
摩托諾拉壟斷大型機的芯片市場,Intel開拓了另一條思路,將芯片體積縮小,但是功能下降,于是壟斷了PC市場。
戴森:
戴森真空吸塵器自從做吸塵器起家之后,成功搶占市場,第一曲線進入成熟期,挑戰也接踵而來。吸塵器作為家庭清潔工具,使用者對于高質高價的需求有局限;隨著技術升級,吸塵器高低品牌使用效果的差異逐漸減小。
戴森產品迭代升級到吹風機和卷發棒之后,開始第二曲線新增長。吹風機卷發棒第二曲線在吸塵器第一曲線達到頂點前開始布局;產品非連續,技術積累和儲備連續,吹風機卷發棒第二曲線投入能利用吸塵器第一曲線資源消耗。
無獨有偶,關于第二曲線的摸索,互聯網大廠都在做。
百度:
從PC到移動互聯網的跨越就已導致不少玩家掉隊,穩坐搜索領域頭把交椅的百度也曾身陷此般質疑。但是,移動互聯網紅利消退后,“搜索+信息流”雙引擎并行,“百家號+智能小程序”雙生態協同的百度APP又迎來了第二春。
最新的數據顯示,百度APP的日活用戶已經突破2億。此外,百度在移動賽道還頻頻出手,近日聯合快手投資知乎,之前投資有贊、凱叔講故事等舉動似乎都另有深意,都在不停探尋發展的第二曲線。
世界級企業都在拼第二曲線跨越,你希望獲得更大的成功,原地踏步不行。
適時找到自己的“第二曲線”
總的來說,個人職涯也分為“起始期-成長期-成熟期-衰敗期”階段,
大多數人到了衰敗期才開始思考新的職涯,
比如離職。
不管是企業經營不善的被動離職,
還是個人不滿的主動離職,離職后往往陷入較長時間職涯低谷。
如果在個人職涯達到頂峰之前,就思考第二曲線,則更睿智。
一個職涯頂峰,再創一個頂峰,華麗轉身。
我們能做的是,一方面如何利用創新及其他行為能力,無限延長成長過程,另一方面加速培養第二曲線。
無論現在你在哪種狀態,都該看看你的曲線走到了哪?
看看它的位置,別等到夕陽升起再追黃昏。
人都是這樣,當你真正面對命中注定的限制時,
才能開創新局,
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里,
尋找自己的道路,是我們每個人都該趁早扛起的責任。
挑戰自己,學IT技術獲得穩定發展的工作,
就來小窗私信與朗妹兒聊一聊吧~
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朗妹兒的微信,
可以獲得免費IT學習資料,
也可以免費報名參加玩轉IT公益體驗活動哦~
推薦閱讀:adobe公司
相關閱讀
宜春都市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宜春都市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宜春都市網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宜春都市網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宜春都市網的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。